查看原文
其他

​思维晋级是最好的学习和成长——思维是你的隐形翅膀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要理解每个人和大千世界,有必要了解与思维和精神相关的两种商。一种是没有火偏旁的商(quotient),它源自心理学,如智商、情商、灵商等。商的中文含义包括中介与交换。另一种是有火偏旁的熵(entropy),源自化学和热力学,是能解读世界一切人事物规律的熵。


人生的成长是一个不断抵抗熵增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反抗自我熵增,就是要和自己的舒适、懒散、平庸、颓废甚至堕落过不去。

自组织是抵消系统杂乱无序化,实现熵减的第一最佳答案。其重要的原则至少有三:1.与外界保持最佳的互通开放;2.不进则退,追求熵减,拒绝熵增;3.独立自主、拒绝依附,拒绝平庸,远离平衡。

要提高每个人的无火之“商”值,要减少有火之“熵”增,以保有我们飞翔的隐形翅膀,就有必要懂得什么是改变社会和人生的真正力量。

知识不等于思维,也不等于精神。只有拥有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格局思维的人,才是健全的思维自由的人;拥有质疑为先的科学精神、关爱为先的人文精神、使命为先的信仰精神,才是健全的精神独立的人。

历史已经告诉我们,只有改变思维、改变自己,才能真正地改变世界、走向成功。 

思维才是力量!思维是第一原理,要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就要保证思维的自由全面永续发展!人的言行举止、幸福与感悟,都是思维的外界表现。如果思维受限,我们会有很多苦恼,缺少幸福,缺乏创造。 

思维是知识的精华,是精神的骨架;思维是先天的灵光,是后天的云霞;思维是文化文明的基因,是每个人气质素养能力的密码;思维是芸芸众生言行举止的驱动力,是每个人精神世界的通天之塔。

单靠知识改变不了命运,改变命运需要用思维架构起知识,从而支撑起有足够高度和强度的人生大厦。思维晋级是最好的学习和成长。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日新之谓盛德。——《易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惟进取也故日新。——梁启超。德贵日新。——康有为。常新,自新,全新。——陶行知。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

新教育的彼岸是什么模样?我想,彼岸是一群又一群长大的孩子, 从他们身上能清晰地看到:政治是有理想的, 财富是有汗水的, 科学是有人性的, 享乐是有道德的。——朱永新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不让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他们何以创造?

批判性思维和我们到底有什么关系?

让学习在家里真实、深刻、完整地发生

独立思考的前提是你读过上百本经典

阅读的歧路——最稀缺的是独立思考

经典共读|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必须具备的七个特征——《批判性思维工具》:你的思维方式决定着你正在做的事情

最缺失的不是技能技巧,而是思想与批判性思维

......


思维是你的隐形翅膀!
——在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作者|钱旭红 

钱旭红,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9月16日,华东师范大学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上,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旭红以“思维是你的隐形翅膀!”为题在两校区为新生们上了开学第一课。


亲爱的2020级本科生、研究生新同学们:大家好!


当元旦钟声响过、春节来临之前,谁也不会想到这是如此不一样的一年。疫情给了你们人生中一次重大挑战,你们也成为历史上最不容易的一届新生。今年你们接受了战胜困难的洗礼,这段经历必能给予你们未来能浴火重生的体验和力量。

在此,我以“思维是你的隐形翅膀!”为题作开学致辞,以此代表华东师大的全体师生,对你们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作为新中国组建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不同于一般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育人”在华东师大永远都是最主要的特色和最大的优势。马克思强调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核心使命和最终目标。



华东师大的校徽图案,是繁体的 “華東”,它形如“水杉”,水清木华而成林;也宛若“雪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而今天要告诉大家,我的新解释是,它还是叠加在一起的无数种人的写法。即昭示,学校要培养和汇聚天才、全才、专才、偏才、怪才、鬼才等各式各样、不可替代的人。


老校区有丽娃河、新校区有樱桃河,这些水系生态展现的是师大的独特风格,就是“上善若水,大爱无声”。前者体现的是老子的“不言之教”,后者诠释“爱在华师大”!这里没有信誓旦旦的诺言,而是润物细无声的无言关爱。

华师大的爱,就是帮助每个人实现“自由全面发展”,追求世界一流的“卓越”,鼓励学生拥有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要把教育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此,学校倡导思维导向的通识教育、前沿导向的专业教育、英才导向的智能教育,强调超越知识点的教育,以卓越学术推动卓越育人。



我们希望主动改变高等教育,并进而辐射改变基础教育。力求在成就社会中成就自己,将人们从机械教育的痛苦繁复和烦恼中解脱出来,以强大的教育支撑起强大的产业和科技,进而为文明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在你们入学之际、开学第一课,我给大家的建言是,在不确定中把握确定性,理解自己,理解世界。


要理解每个人和大千世界,有必要了解与思维和精神相关的两种商。一种是没有火偏旁的商(quotient),它源自心理学,如智商、情商、灵商等。商的中文含义包括中介与交换。与天地、人间、物体的交往,使每个人的商值得以增长。这个商常用于表征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和素养的差别和不平衡。商意味着一个人的潜质和品位,商值越高,人越出色。



另一种是有火偏旁的熵(entropy),源自化学和热力学,是能解读世界一切人事物规律的熵。这个熵代表着混乱无序的程度。此熵的形象就如熊熊火舌,飘忽不定、难以受控、毁灭一切、没有方向。爱因斯坦认为,熵理论是科学界第一法则;管理学家们认为对抗了熵增,企业的生命力才会增加,而不是默默走向死亡。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中指出: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生命以负熵为生。因此可以这么理解,如果熵增了,就意味着它在烧掉你的智商、情商、灵商,烧掉你飞向未来的隐形翅膀。


熵减代表着系统的活力,熵减越高就意味着系统越有序。耗能耗资等损耗越少,系统越可以永生持续。事物总是向着熵增的方向放任自流地涣散,一切符合熵增需求的,都让人感觉非常容易和舒适。因此人们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坠入舒适圈,风平浪静、没有压力、温水煮青蛙,如不警惕,极易陷入低水平的重复,无法保有竞争力。工作和人生也一样,一旦陷入舒适的状态,那极可能是被暴风雨摧毁前的短暂而最后的宁静。


人生的成长是一个不断抵抗熵增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反抗自我熵增,就是要和自己的舒适、懒散、平庸、颓废甚至堕落过不去。我们适度自律,克制过多欲望,勤奋刻苦学习都是为了对抗熵增。积极的人生以负熵为生。正像有人说:当你保持微笑,也能从大自然接受隐性负熵,从而身体运行有序而身心健康。



生命力的要义至少有三:自组织、自复制、自适应。自组织才能有结构,从而展现功能;自复制才能扩增、生生不息而永续;自适应才能采纳外界资源用于自我至善。自组织是自由自在自然地有序堆积,而不是被组织。自组织是抵消系统杂乱无序化,实现熵减的第一最佳答案。其重要的原则至少有三:1.与外界保持最佳的互通开放;2.不进则退,追求熵减,拒绝熵增;3.独立自主、拒绝依附,拒绝平庸,远离平衡。


信息常杂乱无章,知识会多种多样,思维却源远流长。每个人从关注信息、知识到关注思维模式,就是从混乱无序到自组织的优化,就是熵减,就是进步和升华。世界不存在唯一正确模式,任何单一的思维模式都不可能统领一切。只有掌握众多的思维模式才能覆盖不同的四面八方,如此才能熵减成长。


要提高每个人的无火之“商”值,要减少有火之“熵”增,以保有我们飞翔的隐形翅膀,就有必要懂得什么是改变社会和人生的真正力量。



400年前培根有言“知识就是力量”,当时这完全正确。然而当今,知识的数量和更新速度空前。学习的知识越多,未知和困惑也越多。今天的知识常常超载,大量知识无效,甚至不少垃圾知识,正在将人淹没掉。所以,知识的多与少并不十分重要,关键是你是否掌握它的真谛,而真谛只对正确的思维亮出真相。


如果仅仅关注知识点,你的知识就是一座一座的孤岛,但是如果能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你就能进入思维和精神的世界。所以,知识是思维和精神的载体,知识传承在于训练思维和升华精神。否则知识学得再多,都可能成为一种累赘,反而感悟不到幸福,缺乏创造。


知识不等于思维,也不等于精神。只有拥有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格局思维的人,才是健全的思维自由的人;拥有质疑为先的科学精神、关爱为先的人文精神、使命为先的信仰精神,才是健全的精神独立的人。否则,就是思维和精神不健全或者残缺的人。许多人希望去改变社会,改变他人,但没有想过改变自己。历史已经告诉我们,只有改变思维、改变自己,才能真正地改变世界、走向成功。



思维才是力量!思维是第一原理,要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就要保证思维的自由全面永续发展!人的言行举止、幸福与感悟,都是思维的外界表现。如果思维受限,我们会有很多苦恼,缺少幸福,缺乏创造。


思维是知识的精华,是精神的骨架;思维是先天的灵光,是后天的云霞;思维是文化文明的基因,是每个人气质素养能力的密码;思维是芸芸众生言行举止的驱动力,是每个人精神世界的通天之塔。


走向未来,人类需要思维突破。人类的学术研究,通过在数理化、天地生、文史哲、音体美领域,完成一次次的思维颠覆和突破,带来生产力的极大释放和文明的跃升。我们如能一直如此,就能超越人工智能,真正成为人工智能的主宰,而不是被人工智能所统治。人类需要幸福,通过思维方式改变来优化大脑内部的荷尔蒙及其分布,才能使人更好地感知幸福。


单靠知识改变不了命运,改变命运需要用思维架构起知识,从而支撑起有足够高度和强度的人生大厦。思维晋级是最好的学习和成长。


能力增长不仅靠知识,更靠运行知识的逻辑——思维是否足够自由多样。掌握的思维方式越多,面对变化的世界就多一种办法和力量。人们常不知自己的思维工具箱到底有多少工具,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与奠定人类文明的伟大先人神交对话,如笛卡尔、牛顿、薛定谔;又如老子、孔子、墨子;如果你熟悉或者亲近哪位的思想或者论断,并如数家珍,则表明他的思维在对你导向,这样你可以区分自己的思维方式有多少种,分别属于哪一流、哪一家。



我们需要训练增加思维多样性,老子学说和量子思维就是这“众妙之门”。我们民族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更易接近老子学说,我们国家的量子科技水平也处在世界最前沿之一。希望同学们花点时间和老子对话,与量子相逢。目的不在于要你们完全弄懂掌握老子哲学和量子物理,而在于你们有所知晓它们在思维层面的普适意义。老子能让你回归本源,量子能让你走向前沿。老子学说和量子理论有关宇宙的起源和天道规律的描述,相互兼容并能相当程度互通,呈现出中西之和、古今之和、科技人文之和。


老子的《道德经》是最受世界欢迎的源自中国的人类著名经典。原著中没有被误传的、避世消极的“无为而治”,反而强调的是“为无为”“无为无不为”“无为无不治”,其实质讲的是“四两拨千斤”“输入最小收获最大”,强调的是一种“道法自然”的诚实超能!即“善行者无辙迹”“大制无割”“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善建者不拔”。明白了墨子,就会对古代中华文明的科学技术创造力充满敬意;熟知了老子的思维,就不会对今天全球的原创和未来的变化惊诧异常。


量子思维不仅仅属于科学,也属于人文。过去一百年,量子颠覆了自然科学技术,产生了诸如量子物理、量子化学、量子生物学、量子药理学;未来一百年,量子可能颠覆人文社会科学,因为量子哲学、量子心理学、量子管理学、量子教育学等已在路上。我们需要未雨绸缪,因为现在很可能是突破的前夜,以量子学说为基础的人工智能将相当程度上颠覆当今的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


同学们:


巨变、灾变之后,人类文明的新曙光正划破夜空,显露在遥远的地平线上。过去,我们的灵魂赶不上脚步;今年我们的脚步被迫停下,思考相对加速,并必将引领我们前行的步伐。


希望你们能够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仰望天空,脚踏实地,善于思考,通过思维的突破进阶,为文明、为民族、为祖国,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拼搏!

谢谢大家!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让教育沐浴人性的光辉——让传播美好成为本能》)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研究院简介——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2019最新版)
重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新教育实验的选择与行动
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新教育实验”价值系统的特征与实现路径
图说《新教育在银河》(十二讲)——走,我们去找好教育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
新教育——未来教育的一面旗帜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